由Design360°和today design聯合主辦的Graduate360°2024年度畢業設計獎已揭曉完整獲獎名單,所有獲獎作品、入選作品都收錄于《Graduate360°2024畢設年鑒》。本篇,Graduate360°將與大家分享年度比較好畢設獲獎作品之一《物的拉扯》的作品透析,并對獲獎學生郭洋希,及其指導老師永井一史進行了深度采訪。
對于該作品,本屆Graduate360°評委如此評價:創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日常物品,剝離它們的具體功能,直觀地放大物體的形態與色彩,并突出每個物體形體與結構上的“張力”。作品以劇場排演的方式,展示了“物”與“物”組合后的相互拉扯與牽制,揭示出它們內外力之間的微妙平衡。通過添加簡單的動作,創作者使每件日常用品的外觀都發生了變化,顏色更加精彩,令人賞心悅目。作品以簡單、具有視覺彈性和趣味性得以呈現,憑借一種不復雜的誠實感覺打動觀眾。
校園:多摩美術大學
設計:郭洋希
指導老師:永井一史、岡室健
該作品摒棄了水管等生活用品的功能,探索它們的顏色,形狀,性質等作為物體本身的「個性」,以平面和立體的視角,研究了物體相互作用下形態的張力。她進而以「物的拉扯」為題,創作出物體在外部壓力與內部張力相互抵抗下,以平衡的狀態穩定于空間中的一系列形態。通過綁帶被拉伸、一次性筷子被分離、海綿被擠壓等具有動態緊張感的瞬間,作品體現了生活中人與物體之間的關系,旨在尋找那些物體被忽視的狀態和無法邏輯化的形狀,以及物體中潛在的張力。
“畢設的靈感開始源于路邊的樹木被欄桿和地磚固定時,樹干因環境壓力而發生的變形。”
這讓我思考有機物在面對環境的影響時,會調整自身的生長方向形成形變。作品想討論的是有關物體的生命力的議題。因此,我用身邊的一些物體進行碰撞實驗。后來我發現這些具有功能性的生活用品在「物化」后,作為材料重新組合也十分有趣。因此在創作時,我對這些物體的形狀、顏色、柔軟度等特性進行了分析與分類。作品通過這些物體自身的性質,而非作者二次加工后的顏色或形態,來表達主題。
“雖然過程是挺開心的,但為了將這些不太成型的雜物統一起來,達到畢設的標準,我在細節上花了很多心思。”
在畢設制作的過程中,在旁人看來我像是在玩一樣,因為我的日常就是把不相關的雜物組合在一起。雖然過程是挺開心的,但為了將這些不太成型的雜物統一起來,達到畢設的標準,我在細節上花了很多心思。兩個月,我一直在嘗試作品的展示方式。呈現的空間更像是一個小型的個展。墻上照片以純白背景產品圖呈現,以突出作品的細節。我還想營造出類似游樂場的開心氛圍,所以我將作品放在同一個平面上。展臺我則采用溫暖的木頭色,讓觀者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親切感。
我們研究室的畢設階段在大四就開始了,所以有一整年去準備。其實,我的作品正是基于月初次發表的內容。當時教授就覺得這個研究主題方向可以,平面表現也不錯。但我自己無法想象完善的呈現效果,也不覺得這些日常物品組合成「當下很流行的形式」有什么意義。因此在接下來的大半年里,我嘗試了許多不同的素材和方向。然而教授還是覺得開始的比較魅力,所以我也決定沿著開始的方向去延伸。我的畢設創作其實是在教授的鼓勵下,通過不斷自我懷疑和試錯的過程完成的。
“雖然作品的呈現是非常日常的物品,但通過計算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讓物品產生了美的造型。”
360° :
請從導師角度來介紹并點評一下畢設作品。
餅餅:
雖然作品的呈現是非常日常的物品,但郭洋希同學通過計算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讓物品產生了美的造型。此外,她還注重色彩的運用,讓這些元素的組合在平面設計的角度也展現了其魅力。
360° :
您會從哪些角度評判一件畢業作品是否完美?
餅餅:
我會重點關注學生是否能以高度的原創性來構建作品,以及作品是否能給人們帶來新的感動的力量。
“畢業設計自然會展現出學生是否具備在社會中取得成功的個人視角和將其具體化到設計上的技能。完美的畢設能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未來作為設計師的潛力和可能性。”
360° :
請問您如何看待學生在選題時的興趣以及如何與他們所學知識相結合?
餅餅:
學生在選擇主題時,會從列出過去的課題中特別感興趣的領域和自己未來想要挑戰的新表現領域開始。
360° :
在畢設項目中,學生與導師的角色關系是怎樣的?您從哪些方面來指導學生的畢業作品?
餅餅:
在畢設項目中,我認為指導教師擔任像是教練的角色,幫助學生深入挖掘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并不斷質疑且讓學生思考自己發現的主題是否真正具有值得深入探究的價值。
主辦單位
合作媒體
視覺設計
潤竹 RUNZHU